-
- 作品名称: 父与子
- 作者: 侯毅
- 作品类型: 剧情,家庭,伦理
-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 国际关系
- 作者职务: 北京中艺博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编剧
- 作品简历: 研究生就读于武汉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和天津工业大学电影制作专业。2007年至2015年为大学教师,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现为北京中艺博悦文化传媒公司编剧,21世纪出版集团签约作者。
2017年8月,参加中央美院剧本工作坊,创作悬疑公路剧本《心升明月》;
2017年11月,喜剧剧情电影剧本《春暖花开》获得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剧本大赛二等奖;
2018年5月,爱情题材电影剧本《似水流年》获得上海大学生电视节剧本大赛优秀奖;
2018年10月,警匪题材剧本《美丽的金子》入围18年长江影像论坛电影项目创投复赛。
另有写作犯罪悬疑题材电影剧本一部《追踪者》,都市爱情电影剧本一部《爱在樱花烂漫时》。
- 提交时间: 2019-12-06 13:30:22
- 一句话梗概: 一位基层公务员父亲发觉儿子可能牵涉犯罪,他试图弄清事情真相,在儿子无法回头前挽救他,但事件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
- 故事概述: 李东海(46岁)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为人善良热情,但性格木讷刻板,不善交际。早年与妻子离婚后和年迈的母亲及儿子李林(21)一起生活。一天,即将开学的李林突然告诉李东海他不想上学了,父子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李林埋怨父亲没有出息。
几天后,警察来找李林了解一起几天前发生的超市被盗案,因为视频中发现了他已经不知去向的朋友张国栋,他的另外一个朋友张奎而说他跟李林在一起。李林说他也不知道张国栋的去向,事发那天晚上,他也证实张奎说的是实情。
警察询问的过程中,李东海发现李林神色异常,李东海怀疑儿子也参与其中,他质问李林对超市被盗是否参与,李林坚决否认,之后愤怒地跑出家门。李东海心神不宁,偷偷查看儿子刚刚拿回家的一只行李箱,发现其中藏匿着一把手枪。
李东海大惊失色,慌忙外出寻找儿子,可是寻找了一夜,一无所获,第二天,他依旧去上班,但是到了办公室就折返回家,再去寻找李林,回家时发现行李不翼而飞。李东海母亲告诉他,李林回家后匆匆拿着行李走掉了。李东海坐立不安,害怕儿子做出坏事,他请了假,到儿子学校寻找,但是李林并没有回校上学。他为李林办理了休学手续,依旧希望儿子继续回去上学。
他到平时与李林来往的张奎、张国栋等人家里打听消息,但是几个人都不在家,张奎的爷爷和张国栋的母亲都对两个人的去向一无所知。
李东海又找到前妻,问她李林是否来找过她,她焦急地问李东海发生了什么事情。李东海只是说李林不想上学离家出走,如果有了他的消息立即告诉他。
不久,李东海听说街上的金店被几个人持枪打劫的事情,他怀疑和儿子有关。
孙伟是李东海儿时的朋友,两个人关系亲密,孙伟身体不好,一直得到李东海的接济。一天,孙伟因病住院,他女儿孙倩向朋友借钱却屡屡受挫,无计可施只得求助李东海。李东海竭尽所能帮助孙伟,孙倩深受感动,告诉了李东海,李林似乎是去了广州打工,但李林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去了那里。
李东海赶到广州,在孙倩提供的大体地址附近寻找,但是没有任何发现,无意中,他看到贴在电线杆上的定位手机广告,于是通过中介找到儿子的住处。夜里,他发现李林和另外两个人回到小区。李东海要求李林跟他回家,李林说他不会再回去上学了,他要在广州工作挣钱。李东海问他行李箱中的枪是怎么回事,李林说他对枪的事情一无所知。两个人发生了冲突,李林跑走,李东海追赶不及。之后的几天,李海东在遇见李林的小区外蹲守,但是再没见到李林的踪影。他又去找中介帮忙定位,可李林已经关机。
李东海不得已回到家,一方面通过孙倩打听李林消息,又不时地拨打李林电话,但是始终没有李林的下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东海也渐渐安慰自己,祈祷李林平安无事。
临近春节,李东海从同事那里听说了之前抢劫金店的劫匪被捕归案的消息,又从电视上观看了国家发布红色通缉令的新闻,之后的几天,他恶梦连连,感觉李林要出事,担心他闯下大祸。路边的鞭炮声也使得李东海总是心神不宁,他犹豫再三,一夜白头,决定向警方揭发儿子。
原来超市被盗是张国栋、张奎所为,李林并不知情,但是出于义气,帮忙转移赃物,行李箱也是张奎的,里面的枪是张奎从网上购买的自制枪支,李林也并不知道。他跟张奎等人去到广州,原来打算学习厨艺,做一名厨师,但是受到的诱惑开始参与传销,父亲的举报使得他被逮捕,虽然盗窃与他无关,但他因为帮助转移盗窃赃物、作伪证被判刑一年半,并且牵连出张国栋和张奎等人的下落,致使几个人陆续被捕入狱。
经过此番波折,李东海受到被抓少年家长的指责辱骂,同时饱受周围人的议论,但也得到一些人的理解。
李东海主动承担责任,向被偷的超市赔偿了部分损失,并且承担起照顾张奎年迈的爷爷奶奶的指责,起初他不被接受,遭受老两口的冷言冷语,但是他坚持不懈,一年后,终于被谅解,其实老人也明白,李东海没错,只是他们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
李东海去监狱探望李林,但是被拒绝。他与朋友酒后吐真言,他深知儿子对自己的怨恨,又对儿子感觉愧疚,但是又自觉别无选择。
李东海前妻探望李林回来来到李海东的家,劝慰他不用担心李林,同时,她也对李东海举报李林不理解,担心以后父子两个人该如何相处。
经过这些事情,李东海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决心为儿子做一些事情,他开始兼职开出租,希望能为李林多攒一些钱,为他开饭店做准备,在开车的过程中,他依然初心不改,诚挚待人,帮助、影响了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理解。
孙倩去探望李林,询问他的生活,也向他说了李东海的内心煎熬和为他做出的努力,李林内心有所触动。
一天,李东海发现家具店在招收学徒,他进店了解,发现家具市场很红火,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家具,委托家具店出售,结果反响很好,此后,他几经考虑,决定辞职专心制作家具。
李林刑满出狱那天,李东海去监狱接他回家,看到白发苍苍的李东海,李林热泪盈眶。回家的路上,李林忐忑不安,害怕被人歧视,但是回家一路走来,他感受到了别人对父亲的尊重和对他的谅解,与父亲终于冰释前嫌,开始新的生活。
- 主题阐述: 这个故事来自于一个真实案件的启发。美国发生了一起枪击案件后,嫌犯父母在接受采访时极力撇清和他的任何联系,并且认为他十分危险,积极提供有关儿子的线索,呼吁民众举报他的行踪。那么,如果类似的事件在中国发生,一位父亲发现他的独生子涉嫌犯罪的时候,他会怎么做?这是一个涉及法制和亲情、理智与情感的值得探讨的话题。
在中国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中,血亲的联系是影响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血浓于水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会随着孩子的成年独立变得淡漠或者绝对理智起来,相反,亲情随着时间是不断浓厚的,理智与情感似乎无法绝对的分割开,常常纠缠不清。因此,亲情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力量和温暖,同时,在某些时刻则是狭隘和非理性的束缚。然而,总有一种方法可以两全其美,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