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品名称: 实习记者
- 作者: 马圣楠
- 作品类型: 剧情、犯罪
- 毕业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理论研究生
- 作者职务: 隆中商务 策划总监
- 作品简历: 上海市知联青委会会员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影评《本能与本性》、《废墟中的鲜花》获 2018“电影中的真善美”主题征文优秀影评
影评《谁的耻辱》、《用战斗解决战斗》获 2018“电影中的真善美”主题征文优秀影评
编剧、导演了短片《相医 Mutual Healing》获2019 中国平湖当户全国微电影大赛入围奖、第三届听障妇女儿童家庭公益电影季微电影大赛优秀作品奖。
- 提交时间: 2019-10-27 00:16:00
- 一句话梗概: 一个立志从事传播领域的青年人,因为留学时的一场亲身经历的意外,改变了志向,并在接受学生采访时,分享了这段往事内情……
- 故事概述: 第一幕案起与话头
双线叙事,将串联本剧的故事与讲述本故事的讲述者通过两条线展开。
第二幕公众与公正
故事环境中,代表公众碎片化信息接收的媒体与代表公正的检察官对于讲述者选择的影响,故事的主人公通过经历,完善人物弧线。
第三幕正义的胜利
故事的主人公与故事的叙述者各自的坚持与正义的胜利。
- 主题阐述: 近期,一则辽宁大连13岁男孩诱杀10岁女童,由于未满14周岁未入刑法惩处行列而挑动大众神经。近年在临界14周岁时,男童伤人事件屡有发生。
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出发点固然是为青少年未来着想,然而一些被保护的未成年人,却未必能感念从善,从轻发落,反而是对社会他人造成危害的隐患。
这个剧本基于一个真实故事改编,旨在探讨对于未成年人判处死刑的意义:被告拥有人权,死者也有。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是为了保护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而法律同时还应当保护的是未来的秩序,无辜的妇女和儿童,无辜的大多数。